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企業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無需提供繳存困難證明材料,緩繳期間繳存職工正常提取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受影響。緩繳期滿后三個月內,企業應補繳緩繳期間的住房公積金,補繳后視為正常繳存。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西安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級(五級)1000元、中級(四級)1500元、高級(三級)2000元的標準申請技能提升補貼。
陜西省稅務局和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定專人定期、不定期針對省級上市后備企業稅收輔導需求進行問卷調查,匯總分析共性、個性化輔導需求,指導地市主管稅務機關、金融工作部門做好稅收輔導和政務服務工作。
緩繳適用于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企業三項社保費的單位應繳納部分。上述行業中以單位方式參加社會保險的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單位,參照企業辦法緩繳。對職工個人應繳納部分,企業應依法履行好代扣代繳義務。
為回應社會各方期待,把優惠政策變成納稅人繳費人口袋里的“真金白銀”,國家稅務總局西安市稅務局、西安市財政局全面梳理了國家和陜西省出臺的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現匯編成冊,希望能幫助納稅人、繳費人及財稅干部熟知政策、運用政策,助力企業煥發生機,確保稅費紅利及時享受,更好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速國家級孵化載體在市(區)、省級孵化載體在省級高新區建設布局“雙清零”,推動全省理工類、綜合類高校大學科技園建設全覆蓋,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載體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力度,提升各類孵化載體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效能。
土地增值稅以政府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開發項目為單位清算。對于分期開發的項目,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預售許可證以及納稅人會計核算情況,以分期項目為單位清算。
《陜西省財政廳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 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轉發財政部 稅務總局 退役軍人部關于進一步扶持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陜財稅〔2019〕6號)的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0號)第五條規定,我們制定了《陜西省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復查工作規程》,現將《陜西省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復查工作規程》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按照人社部、國家郵政局要求,逐步實現我省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全覆蓋。2022年6月,建立完善基層快遞網點優先辦理工傷保險的工作機制;12月底,我省全部快遞企業從業人員實現100%參加工傷保險。
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費率。各市(區)在確保參保人員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制度平穩運行的前提下,自2022年7月1日起,再次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一年,政策執行期至2023年6月30日。
推進西安港“一帶一路”和中鐵聯集“陸海聯動、多點協同”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推動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建設,探索建立公、鐵、海、空多式聯運,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企業提供無間隙立體交通新樞紐。
對注冊地、稅收征管地在西安市轄區外的股權投資機構《措施》也列明了一系列旨在激勵前來投資的鼓勵辦法。其中,對投資我市企業的國內知名股權投資機構,按照投資額的1%給予其管理機構獎勵,單個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最高獎勵50萬元。
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無任職受雇單位的, 為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或主要收入來源地)在本省范圍內,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號第三條規定的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納稅人, 不方便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個人所得稅 APP、 WEB端)或辦稅服務廳辦理的,可以通過郵寄方式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申報。
為確保社會保險費征收職責劃轉后各項改革任務順利推進,將于2022年3月1日 18時至2022年3月7日9時,對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商洛市、楊凌示范區和韓城市進行第二批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業務系統停機切換,切換后以上地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線上申報繳費渠道調整為社保費管理客戶端, 陜西省電子稅務局相應功能停止使用。
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鼓勵消費者索取發票,規范發票開具和使用,積極探索“互聯網+稅務”稅收征管新模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號)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工作部署,我省自2017年12月1日起開展了有獎發票試點,并結合工作實際先后對試點范圍、開獎方式等進行了優化調整。
2022年2月17日24時起,稅務部門關閉征收信息系統,暫停征收省級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2022年2月28日移交西安市屬地管理后,由西安市醫保經辦構和陜西省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商定時間,另行向社會發布公告,重新啟動征收。
對受疫情影響,2022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或環比下降30%(含)以上且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困難減免申請.從事國家限制類或淘汰類的產業不予減免。
對已取得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群眾團體,如出現《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通過公益性群眾團體的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2021年第20號)規定的應予取消資格的情形,要及時報告省財政廳、省稅務局。
本辦法所稱的稅費保障,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以下簡稱各部門和單位)在依法依規開展稅費征收工作過程中,為保障稅費及時、足額收繳入庫所采取的稅費協助、信息共享和稅費服務等措施的總稱。
免稅資格的有效期為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在免稅資格期滿后6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不提出復審申請或復審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稅優惠的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自2022年2月10日18時至2022年2月14日9時,暫停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省直機關醫療保險,銅川市、寶雞市和安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全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各渠道的申報繳費業務。
延續執行免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孵化服務增值稅政策,對其自用及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持續采取有力措施,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依法為制造業等企業加快辦理退稅,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全力保市場主體,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對月度銷售額不超過15萬元或者季度銷售額不超過45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依法免征增值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2022年底,全面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制度,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不低于50%。職工醫保基金內部結構更加優化,個人賬戶管理機制更加完善,門診醫療費用支付方式改革穩步推進,門診統籌醫保管理和基金監管機制更加健全。
落實公平就業制度,消除就業歧視。企業招用勞動者不得違法設置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
建立制造業龍頭企業一對一包抓服務機制;加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監測預警,按月研判分析,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項目建設、技術創新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土地增值稅以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為單位進行清算,對于分期開發的項目,以分期項目為單位清算。開發項目中同時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應分別計算增值額。
用好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提升擔保機構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積極開發批量化擔保產品,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科創企業發展。
西安市、咸陽市、西咸新區所轄納稅人2022年1月份納稅申報期限暫延長至1月25日。其他地區視疫情防控情況,由各市稅務局及時向省稅務局報告,省稅務局將適時進行研判調整。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
推薦內容